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课程建设方案
创新创业课程
一、建设基础
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出台数量不断增加、频率不断加快。政策内容由刚开始的宏观方向性建议不断具体到各类微观实施方案,并通过相关指标明确各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取得的成果。同时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不断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内容。通过若干年的实践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定更为合理科学,有效推动了高校建设相关创新创业基地、完善相关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相关活动,显示出国家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和大力支持。尤其2014年开始,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从中央国务院开始发布,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改革与发展助力,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88体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比较好,拥有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十人,且都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取得创业类资格证书,有两位老师参编《大学生创业实务》教材,反响很好。通过三个学期的必修课教学,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教师对课程内容和学情进一步分析掌握,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国家金奖两次,省级金奖两次,银奖八次,铜奖三十余次,现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入驻率百分之百,更有三个项目入驻六安市大学生创业园。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现有不足主要是没有开发出适合188体育:学情的创新创业体系课程,也没有和创业实训平台对接,将创业课程从教室走上平台。现有创新创业教师基本没有企业从业经历,也没有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企业指导教师。
二、建设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主要有三大部分和三个台阶。
三大部分是,其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其二,开发开设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含实践课程),针对接受过创业基础课程的学生,有创业意向的,集中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程,重点进行创业教育的培养。其三是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以机制约束和激励措施为保障,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与学习成效的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创新创业情况等,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有机衔接。
三个台阶是,第一步充分发挥校大学生创业园在学生初期创业的平台性作用,在全校范围内遴选适合大学生创业园项目,扶持创业学生投入创业,积累经验和资本。第二步,在项目和团队中遴选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打磨项目和团队,使其更加务实创新。第三步,将有实力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推介到六安市大学生创业园,面向更广大的舞台,适应市场,通过孵化,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
三、目标与举措
(一)课程内容体系
1.建设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方面的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具有188体育:特色的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进阶式创新创业课程群体系。打破以往的因人设课、因课时不足而设课的随意性和杂乱性现象,使课程之设置更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为学生提升创新能力以便于在将来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提供强有力的课程支撑。
2.主要举措
(1)有效整合校内的课程教学部门、学生处、团委、就业办、教务处、创业园等部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职能,将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职责和资源归口进行统一管理,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学校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国家培养188体育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创新创业通识模块:主要指公共选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向学生介绍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为辅。
创新创业孵化模块:此模块的课程主要由通识选修课和创业指导培训组成,以理论+实践形式展开。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此模块的课程主要面向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大二的学生,要求学生前置修读创新创业通识模块课程。
创新创业精英模块:此模块的课程主要以实践为主,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大赛积累经验,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实战经历、创业导师课程让学生熟悉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企业风投、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围绕上述内容开设相关高级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一批既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社会视野的未来企业精英。此模块的课程主要面向正在创业的学生,原则上必须是大三的学生,要求学生前置修读创新创业孵化模块课程。
(二)实践教学建设
1、建设目标
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体验,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熟练得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主要举措
(1)开发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可以参考新道公司创业实训平台,通过理论与实践共同教学,达到教学效果。
(2)在六安地区周边开发实践实习企业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实践学习,也可利用寒暑假集中实习学习。
(3)组织学生打磨创业项目,参加各类创业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4)聘请企业导师,到企业参观学习。
(三)课程团队建设
1.建设目标
(1)课程团队结构:
经过两年建设使188体育:创新创业团队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课程团队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30%以上,45岁以下教师硕士学历比例达到30%。
创新创业团队全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
(2)课程主讲教师:
通过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主讲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研究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对本门课程整体人事更加深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3)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能够对本门课程的标准、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团队建设起到把关和带头的作用;
课程负责人要主持省级教改课题至少1项;
通过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提升188体育:创新创业课程在同层次院校中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4)课程团队建设计划: